文章摘要: 醋的好處很多,炒股菜時候可以調味,適量的攝取也能促進身體健康。醋的用途很廣,除了單喝的水果醋,最常見的還有各式的開胃涼拌、煎鹵炒燉等
醋的好處很多,炒股菜時候可以調味,適量的攝取也能促進身體健康。醋的用途很廣,除了單喝的水果醋,最常見的還有各式的開胃涼拌、煎鹵炒燉等。生活中最普遍就屬黑醋和白醋,但在做料理的同時,到底是要加黑醋還是白醋,常常讓人搞不清楚,兩者除了味道與香氣略有差異外,怎么樣的料理又該使用何種醋呢?湖北新東方烹飪網今天就把黑醋與白醋的最大差別,以及該使用在什么料理上的技巧給大家講解一下。
認識黑醋
我們一般常吃的黑醋,是除了使用糯米之外,還加入了紅蘿卜和洋蔥等蔬果一起熬煮,之后再經三個月的釀造而得。因本身含有鹽,所以再調味時,要注意加了醋后的咸度,再斟酌是否在料理中另外加入鹽巴。
黑醋用途很廣,里面除了是糯米發酵以外還有添加多種蔬果,香氣迷人又帶酸味。我們常以黑醋作為涼拌、燒炒,以提味為主要訴求,經典料理像是臺式炒面、魷魚羹、肉羹、炒蛤蜊等等。料理時要注意放醋的時機,以起鍋前加入為最好,以免煮太久酸味減低,導致風味盡失。
認識白醋
白醋是用糯米為原料,經三個月純釀造而成,味道較黑醋酸。白醋因酸度夠,常料理成開胃小菜,除此之外也很適合在吃麻辣鍋時沾取,以中和口中辣度。如果家里有衣服沾染污漬,使用一點點白醋涂抹,也能有清潔的效用。
白醋酸而無色,常用于不破壞食材色澤的料理,像是姜絲炒大腸、醋溜排骨;也常有拿來強調酸味去腥的像是醋溜魚片、白醋蝦等。許多開胃的小菜,為了不破壞色澤,也選擇白醋來腌制,像是涼拌小黃瓜、涼拌海帶芽等,又酸又夠味,非常下飯。
黑醋與白醋最大的差異對比圖:
到底何時要加黑醋、白醋呢?普遍來說,黑醋香味濃,味道多元,常用于需要提味、增加香氣的料理,而白醋則是酸度夠且無色,適合拿來做強調酸味、去腥、不破壞食材色澤的料理。如果以食材領域來分,肉類料理常用黑醋,豐富口感;海鮮、蔬果類的就常用白醋,顏色漂亮又帶酸勁。其實很多料理是以白醋與黑醋同時調味而成的,主要講求味道濃郁、酸度順口適中,例如一般水餃店的酸辣湯、知名的糖醋魚等。但也不是全部的料理都適用,還是看個人口味的差別,依自己喜好再改變作法即可。
我們要來介紹的有鎮江醋與特別的烏斯特醋,鎮江醋為黑醋的一種,但因發酵時加入的谷物比較多,所以較黑醋有不同的香氣,聞起來很嗆鼻,但吃起來有股特殊風味,最知名的料理即是鎮江排骨。而烏斯特醋(worcestershire)是外國稱法,在臺灣有很接近的醋稱為梅林辣醬油,常放于牛排館供人沾牛排或海鮮食用,雖然稱作辣醬油,實則不辣而是酸,所以不應以名字為偏見。烏斯特醋適用于很多西式料理,像是牛排、羅宋湯、燉飯等都可以添加一點來提升氣味。
食醋可按顏色分為黑醋(我國的傳統醋和意大利葡萄醋)和白醋(日本米醋和烹調常用的白醋)。白醋的酸味比較大,但不如釀造的黑醋醇香,其顏色較淡,適合做涼菜、酸辣白菜、蛋黃醬等的調味醋。喜歡吃酸的人在做酸辣湯時,可以在湯煮沸后加入白醋,此時加味道最濃;而黑醋除了增加酸味外,還可增加湯的香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