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摘要: 在購買竹筍的時候產自我們要知道綠竹筍最好選形狀彎像牛角形的,且筍尖不要變綠,否則易有苦味,筍殼顏色偏褐色才甜嫩。另外,綠竹筍可連殼入冷水鍋,加點白米一起煮熟,更有利于保存。
在購買竹筍的時候產自我們要知道綠竹筍最好選形狀彎像牛角形的,且筍尖不要變綠,否則易有苦味,筍殼顏色偏褐色才甜嫩。另外,綠竹筍可連殼入冷水鍋,加點白米一起煮熟,更有利于保存。
一看根部,竹筍根部要突顯紅色,紅的筍鮮嫩。
二看枝節,節與節之間的距離越近的竹筍越嫩。
三看外殼,竹筍的外殼色澤鮮黃或淡黃略帶粉紅、筍殼完整且飽滿光潔的質量較好。
四看肉色,用手握住竹筍則手感飽滿,觀其肉色則潔白如玉的竹筍宜選購。
下面是玩家分享的實物對比辨別方法,個人感覺很實用,在些分享給大家。
竹筍,是竹的幼芽,也稱為筍。竹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,食用部分為初生、嫩肥、短壯的芽或鞭。竹原產中國,類型眾多,適應性強,分布極廣。竹筍富含蛋白質、胡蘿卜素、多種維生素及鐵、磷、鎂等無機鹽和有益健康的多種氨基酸;纖維素含量高,其在腸內可以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,增加腸蠕動,促進消化吸收,減少與高血脂有關疾病的發病率;并含有多種可以防癌的多糖物質,是一種理想的保健美容食品。
摘抄一【竹筍挑選有訣竅,首先顏色要挑選筍殼深黃色,表面光潔、完整,緊貼筍肉,尾巴黃的筍。其次形態上要選擇筍頭扁、筍體彎的筍,這樣的筍嫩者居多,蟲蛀、不完整的筍不要選擇。第三大小上蘇州市民多選擇大一些的筍,有一定的道理,因為筍肉厚的筍嫩者多。第四筍頭的節要密,筍肉要白,其上的芽眼(痣一樣的小豆)鮮紅色。這樣的筍品質好,否則又老又苦。】
按照形態來說第一支最好,第二支,筍衣有些松了,似乎不夠新鮮,“大一點的”是第四支最好,至于紅色的芽眼,都不明顯,還沒發現鮮紅的。
接著來看脫光衣服的,別說我LM,本來外面片狀筍皮的就叫筍衣,嫩的可以吃
這樣更明了了吧,那么再看我抄來的,
摘抄二【選筍的主要標準是要質嫩。一般來說,冬筍大多質嫩爽脆、筍香分明、味鮮可口,春筍中毛筍的老嫩度稍差一些,竹筍的質地最老。
是凡鮮筍,近根部安地都老而多纖維,春筍近根部質地較老者還可有一股辣味,為此,選筍應選根部較細小而尖端較粗壯者。由于鮮筍的老嫩并不與筍的個頭大小相一致,相同大小的鮮筍老嫩各不相同,因此,選筍不可依據其個頭大小來判斷。通常,外形扁扁尤其是肩而稍彎曲的鮮筍質地多較嫩,并且這種筍剝去殼后,所獲筍肉也較多,故宜優選。
選購鮮筍時,可從對筍根部的觀察挑選做起。通常,根部筍白色或淡黃者,其質嫩于色黃者;筍根部多紅顆芽者,筍質也較嫩。】
第一支,剛才我們說了,形態最好,芽眼的顏色也鮮紅,但是根部發黃,事后也證明,黃的那段很老。2和4的芽眼并不很紅。但是4的確是肉比較多。
再讓我把他們切開,看看里面的情況,2和3位置顛倒了,請注意!
內部結構一目了然,原位置的第3和4看上去肉很厚,1和2就差點,但是很致密。
再抄兩段
摘抄三【冬筍就選短粗胖。筍體短粗,體態肥厚,筍節緊密,紋路淺細,質地嫩脆,長度30cm以下的為上品,長度超過30cm,根部就顯大而老,纖維就多而精,筍節亦長。
春筍最好選用矮肥嫩的筍。挑選方法:可用指甲戳筍老頭部分,易戳入的較嫩;看顏色,筍殼帶深色花紋深,干凈的,如果長長的筍并有嫩綠色存在的筍,往往筍內較空,已是過頭,口感會差很多。】
這個請看下圖,這是第一支,用指甲戳了幾下,很難戳進去
再看1的橫截面,纖維密集,這只筍并不嫩
再看原始順序的第3支,顏色白,指甲能戳動,痕跡在右下角
這是3的橫截面,纖維少,還碎了,正說明它比較脆嫩
這是4的縱切面特寫,綜合素質最好的一支
為了避免筍繼續老去,切去過老的部分,然后劈開,放入熱水煮透,然后放入冷水,冷藏保存。